刘翀, yl6809永利官网考古学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永利集团官网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1
在教学方面,她开设《考古绘图》《考古统计学》《博物馆策展与陈列设计》等多门本、研课程,并邀请中国数字考古学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教授共同开设夏季学期讲座课《数字考古概论》。刘翀老师承担了大部分厦大考古博物馆学课程教学和该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其设计的“导师+研究生+大创+博物馆课题”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完成4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学效果和课题完成效果都很好,获得学生和省内博物馆等业界的广泛好评。
2
在科研方面,刘老师长期关注中国古代汉晋时期边疆部族社会的考古学研究和田野考古前沿技术的应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辽宁喇嘛洞墓地所见夫余社会变迁的考古学研究》,省社科基金一般课题《闽北地区闽越墓葬的社会考古学调查与研究》;在《考古》《边疆考古研究》《农业考古》等专业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或简报。她主持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马道坪遗址2021年度田野考古发掘,发现了福建地区商周时期先民地表改造的具体例证;2024年1月在浦城县八担亭子山开展激光雷达遥感调查,是福建省第一次开展遥感考古工作;2025年1月在闽北地区开展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LiDAR林下遗址遥感调查,扫描面积超过两百平方公里。
3
此外,她还负责永利集团官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具体运营工作,关心铸牢工作在博物馆行业的社会实践,与华侨博物院、厦门市博馆、陈嘉庚纪念馆等博物馆在铸牢思想社会教育与公众考古宣传方面多有合作。
4
在本次学院票选的环节中,刘翀老师以高票当选我校本年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yl6809永利官网候选人。

(2024年公众考古月陶器工作坊活动)
01
良师领航,榜样力量
在接受线下采访时,刘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自己求学的心路历程和多位老师对她在学术和教学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在辽宁师范大学,启蒙老师为我掀开了世界的一个面向;在南京大学,严谨认真的学风为我步入考古学研究的门槛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的远见卓识与豁达气度,训练了我的专业素质并塑造了我的处世之道。”刘老师如是说。
刘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南京大学张学锋教授说过的一句话, “但凡一件事情,能够坚持10年,都会有所成就,更何况是认真做事的人。” 她坦言,这句话对她影响很大,帮助她在很多次能够看到理想却无法触及,很想得到结果却无计可施的情境下渡过难关,终见柳暗花明。
刘老师还分享道,“在跟着魏坚教授学习的几年里,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相信我,并且为我担待,做学生自然也会有样学样。现在我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 要给学生底气,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展工作,甚至去试错。能惹出多大麻烦呢?老师永远是你的后盾,可以为你收场。”
02
创新教学,桃李芬芳
刘翀老师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承担了相当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数年的教学生涯中,刘老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例如,在2025年《博物馆学概论》这门课程中,刘老师在面对宽口径培养的大一新生时,重视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博物馆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在她看来, “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当时历史思潮的影响,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历史根源。” 因此,她没有采取传统“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历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自主选择,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了解该主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活动,并鼓励同学们上台汇报展示。据刘老师反映, “这个作业会让学生们感受到调查的乐趣,他们能够不断地在各类信息链条中挖掘其中的关联。”
《考古绘图》是开设给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以帮助他们掌握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刘老师在上这门课程时,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绘图,鼓励同学们 积极接触新的、科技前沿的技术,并应用到文化历史、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 。在她看来,“考古绘图技术经历了从纸上绘图到计算机绘图的变革,在未来,计算机绘图也会从二维向三维转变, 从本质上看,也是我们国家从发展传统生产力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变的历史进程。”

(刘老师在专业课上)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刘老师探索出自己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刘老师分享,“我们学院有文物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我就采用 ‘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大创团队+博物馆’的培养模式。我们会找一个课题,带着本科生大创团队跟地方博物馆合作。研究生一年级完成基本课程学习之后,从二年级开始进入项目开展工作。 “1名研究生+5名本科生”是项目组的人力资源构成,我和博物馆的项目对接老师都会为他们提供指导。课题完成的一年中,既帮助研究生收集论文选题下的田野资料,又帮助博物馆解决一些具体工作问题。与此同时,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团队领导力的训练,我希望我培养的研究生是团队领导、是项目负责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专业扎实,更具有领导能力。看着他们毕业时,眼睛里的成熟与自信,这分成就感正是我想做大学老师的追求。”
03
潜心科研,严谨治学
在采访中,刘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在闽北地区开展考古调查与研究的经历。“我是2021年2月入职,下半年因为带2019级考古学本科生实习,我和葛威老师一起在浦城马道坪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对闽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有了一定认识。结合自己关注汉晋时期边疆地区部族社会的兴趣方向,申请《闽北地区闽越墓葬的社会考古学调查与研究》福建省社科一般课题立项。通过传统调查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后,2024年初,我和内蒙古大学李哲老师的团队合作,进行了一次激光雷达遥感调查, 这是福建地区进行的第一次激光雷达遥感调查, 效果非常好,但这只是一个样本实验。2025年初,我们做了一个 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激光雷达林下遗址调查。 所谓林下遗址,就是在密林地区的遗址,因为地表植被过于丰富,普通航拍飞机无法观察地表形态,激光雷达可以穿透植被,建立地表模型。而我们2025年初的这次扫描面积超过了200多平方公里,这个在国内目前没有做过的,也是很难超越的,目前还在数据解算阶段,成果值得期待。”

(刘老师参与激光雷达遥感调查)


(刘老师在考古现场工作)
教师寄语
提到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刘翀老师说:
“人生很长,并不需要太多规划,总有很多始料未及,可能是惊喜,可能是惊吓。完成所谓‘计划’,只会让你看到一个‘原来如此’,而真正的成长,会让你发现‘原来’并不一定如此。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勇于面对的心态,不畏艰难。”
“做一个善良的人,认同世界的丰富多彩,让人生的旅途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