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 “世遗与世界”鼓浪屿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社科基地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第二次年度工作会议 在永利集团官网南光楼101室举行。本次会议由yl6809永利官网、福建社科基地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主办。来自 永利集团官网、华侨大学、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厦门市社会科学院、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伦敦大学、拉夫堡大学 等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 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厦门市文旅局、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航标处、《福建日报》 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代表相聚一堂。

yl6809永利官网 党委书记 陈锦华 主持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yl6809永利官网 党委书记陈锦华 主持。 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洪金镖 首先致辞,他在致辞中肯定了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所取得的成果, 从持续加强基地建设、持续深化理论研究、持续拓展交流合作三个维度对中心工作提出要求,期望中心今后不断汇集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助推社科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 秘书长 洪金镖 致辞
随后, 永利集团官网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 在致辞中回顾了鼓浪屿申遗成功八周年的成就,介绍了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的贡献与定位, 指出了本次会议的核心任务是总结保护经验、探讨科技应用与跨学科合作,以深化遗产价值研究。

永利集团官网党委常委 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高和荣 致辞
厦门航标处党委书记周松 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鼓浪屿研究中心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的成果, 明确强调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指出鼓浪屿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更是一处承载厦门过去的历史和当下发展,以及未来想象的“艺术品”,它的一点一线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勾勒。

厦门航标处党委书记 周松 致辞
开幕式后,由 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主任王日根教授 代表中心做工作汇报,王日根教授全面汇报了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作为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 系统总结了该中心年度在多学科、校内外、老中青队伍整合、开展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开设讲座与社会服务 以及与福建省委宣传部、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市鼓浪屿管委会、厦门市航标处等开展合作等方面的进展, 深刻剖析了鼓浪屿研究中心的建设意义、坚实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展示了该研究中心的价值、能力与潜力,并提出了深化“世遗+”研究体系的建设目标。

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主任 王日根 汇报中心工作
开幕式及工作汇报后,会议进入专题学术研讨环节,专题学术研讨由 永利集团官网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鼓浪屿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渊 主持。李渊教授首先做了题为 《多元文化影响下历史建筑风格的数字化解构研究》的报告 ,提出三维扫描与AI分析结合的建筑保护新路径。该研究开创性地融合 类型学理论+AI+GIS技术 ,实现了鼓浪屿多元文化建筑风格的数字化解构与空间模式解析, 不仅为遗产保护提供科学工具,更构建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虚实传播”的全链条技术框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向智能化、精准化、体验化发展。

永利集团官网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鼓浪屿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渊 汇报
永利集团官网管理学院教授魏敏 在线上做了题为 《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研究》 的报告,强调数据平台对遗产可持续管理的支撑作用。魏敏系统阐述了数字技术如何全方位重塑文化遗产领域, 通过精准保护、沉浸体验、深度研究、创新转化和全球协作,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存走向活态传承与高质量发展。 同时,魏敏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数据和伦理挑战,并展望了元宇宙、AI、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驱动的未来方向,强调构建可持续生态的重要性。
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副主任詹朝霞做了题为《鼓浪屿:近代欧洲汉学家的摇篮刍议》的报告。通过详实的史料和个案分析,詹朝霞论证了鼓浪屿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作为“近代欧洲汉学家摇篮”的观点,揭示了在全球化早期浪潮中,这个闽南小岛因缘际会成为中西文化深度交融的独特场域,孕育并成就了一批深刻影响西方汉学发展的重要学者。詹朝霞认为,这些汉学家的学术实践与成果, 有力印证了鼓浪屿作为“中西文化双向传播窗口”的独特地位 ,丰富了世界对中国(尤其是闽南)文化的认知,也永久地将鼓浪屿镌刻在世界文化交流史和学术史上,成为其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

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副主任 詹朝霞 汇报
永利集团官网外文学院王海教授 做了题为 《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鼓浪屿外交档案整理状况》 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鼓浪屿外交档案的整体规模、具体构成、核心内容主题以及当前的整理进展。这些档案是研究鼓浪屿作为近代国际社区、公共租界历史、外国机构活动、社会管理、中外关系等领域的原始核心史料。目前,王海教授正在推进一项重要的多语种数据库建设工作, 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转录、翻译和数字化管理,使这批珍贵档案更易于被学术界和公众访问、研究和利用。 其已完成五千余张图像的整理工作,整体项目仍在进行中。

永利集团官网外文学院教授 王海 汇报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副馆长徐翠红 做了题为 《1903—1941年鼓浪屿城市治理研究》 的报告。徐翠红系统论证了1903—1941年鼓浪屿公共租界时期形成的、以工部局为核心但包含多元参与者(特别是华人华侨)互动的城市治理模式。该模式在维持区域稳定、提供公共品、 塑造高品质生活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因其显著的示范效应,被厦门直接借鉴,成为推动厦门乃至闽南地区近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该研究突出了华人华侨在治理中的核心贡献和城市治理理论在分析近代复杂城市社会中的解释力。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副馆长 徐翠红 汇报
永利集团官网图书馆副馆长陈娟 做了题为 《人工智能与开放科学视域下鼓浪屿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的报告,系统分析了当前科研范式变革所带来的新要求以及鼓浪屿文献资源本身存在的丰富性、分散性、异构性等供给困境。针对这些挑战,陈娟提出了一个以内容建设为基础、 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技术+制度”双驱动为策略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整合先进的AI技术(特别是多模态处理、知识图谱、大模型)和开放科学理念, 构建一个能够打破资源壁垒、实现智能知识组织与发现、并提供高效精准知识服务的平台,从而有力支撑跨学科、数据驱动的鼓浪屿研究。 这不仅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也是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实践。

永利集团官网图书馆副馆长 陈娟 汇报
以上各位专家报告完毕后,由 闽越王城博物馆馆长常浩、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唯山 对上述汇报进行点评。常浩馆长肯定了数字化研究的创新性与 鼓浪屿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性 ,建议加强闽南地域文化的比较研究。王唯山教授呼吁建筑遗产保护与社区活化的协同发展, 并希望加强鼓浪屿发展现实对策研究。

闽越王城博物馆馆长 常浩 点评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唯山 点评
自由讨论环节由 永利集团官网鼓浪屿研究中心副主任詹朝霞 主持, 王绍森、焦建华、蔡婉霞、梁永泽、高叶芷等与会专家学者 先后结合自身研究,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鼓浪屿华人华侨研究、鼓浪屿的跨学科研究、鼓浪屿历史文献资料拓展与学术价值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鼓浪屿,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际遇,意外地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深化对鼓浪屿历史文化资源的跨学科研究,既是对学术范式的创新,也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学术层面,有助于破解多元文化交融的微观机制,重塑遗产研究的方法论;在实践层面,以科技赋能保护工程,以文化激活社区生命力,为全球遗产地提供“保护—阐释—共赢”的中国范式。未来需持续深化“弱经济价值非遗”活态传承等议题,使鼓浪屿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对话之岛”。

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