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培养

行见华夏|千年与千万年——2024级历史学强基班暑期实践考察日志(三)

时间:2025年07月12日

浏览:


编者按

2025年7月,yl6809永利官网组织2024级强基班同学奔赴甘肃,开展“行见华夏”主题暑期田野考察实践,用日记形式记录历史现场的所闻所感,为我们呈现强基学子以青春之力丈量华夏大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风貌。

实践队成员 翁宇航日志:

2025年7月11日,坐着大巴,经过崎岖曲折的山路,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考察点,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隔着护栏,我看向黄河,如此的宽阔无边、奔腾不息,使人不禁联想出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类的拥有雄奇想象的诗句。在这浩渺的黄河边,即为“万笏朝天”的炳灵寺石林,呈现出独特的丹霞地貌。再往里走,作为甘肃三大石窟之一的炳灵寺石窟就逐一展现开来。



炳灵寺石窟最早称为“唐述窟”,羌语中即为“鬼窟”之意,至明代才被称为炳灵寺石窟。石窟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大概是位于悬崖崖壁上的“自然大佛”。石窟数量庞大,涵盖从西秦至清代的大小石窟上百个,其中以北魏与唐代的石窟为主要代表。炳灵寺石窟保存了完整多样的造像,充分彰显了这一地区的佛教与民众生活的深度融合,也为研究不同时代的佛教艺术提供了宝贵的抓手。


考察队沿栈道前行,于山体石窟前驻足瞻仰。听讲解员详述其间史迹,思绪不禁追溯往昔:此处正是千百年前,众信众礼佛、工匠凿像、权贵巡礼之所。佛教文化与黄河文明已然深度融合,成为该地域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炳灵寺石窟作为临夏馈赠于世界及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对其蕴含的佛教义理与艺术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无疑是本次考察的核心要务。



永靖县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这里发现了大批恐龙足迹与化石,含已知世界上最微小的恐龙足迹。 刘家峡恐龙博物馆 内陈列着各种恐龙的骨架、恐龙蛋以及其他生物的遗骸等等,拜访此处让我感受到地球的沧桑巨变,感慨再强大的生物也会沦为历史的过眼云烟。清澈的黄河与浑浊的洮河相互融合成“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时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友情链接